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世界构成巨大的威胁,同时在城市管理、突发性公共安全应对上都对决策者与执行者提出了诸多挑战,建设更完善、更智慧的城市对未来显得尤为迫切。
我们的城市够智慧吗?
比起 2003 年的非典,此次的疫情之战中各城市无论是在疫情的预防、治疗还是维持城市生活运转方面都已经有了更多的应对方式,如大数据和智慧城市。
城市首要面对的难题是新冠状病毒的高传染性。在春节的人流大潮中,单纯依靠人工设卡防控疫情显然不够,在追踪个人接触史时更如大海捞针,十分被动。利用人工智能对人群进行体温异常者的快速识别不仅可以提高检测速度,也能减少检测过程中人与人的接触;同时,通过大数据查找同乘接触者也可以做到人力所做不到的精准追踪。
与防疫同时进行的还有治疗。此次疫情中最为辛苦的当属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共派出了超过 41600 名医护人员前往武汉,即使如此,一线的医护人员也仍十分忙碌。缓解医护人员负担,高效利用医疗资源,依然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共同发力。
一方面及时同步疫情动态,科普权威医疗信息,避免谣言制造恐慌;另一方面通过协助医生快速问诊,帮助民众自查自检,部分程度上也缓解了医疗负担。一些城市还通过上线推广“不见面、少接触、省成本”全流程电子化的新模式,多渠道进行物资的政府采购,优先帮助一线防疫部门和单位协调解决了物资调配问题。
此外,隔离期间保障基本生活、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性也同样不可忽视。线上课堂、在线娱乐、智能制造、远程办公等多个数字化领域在疫情期间都出现了逆增长。
(有道精品课联合央视频为全国中小学生在线科普防疫知识)
这些数字化技术在不同产业的应用,让城市在应对致命传染性疫情时变得更加智慧、快速和有效。
经济发展需要更完善的智慧城市
前不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秘书长丛亮表示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向好的趋势。但同时,他也表示“这次的疫情也暴露出了社会治理、公共能力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弱项,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投资增长的潜力所在。”
透过此次疫情不难看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新一轮基建的重要方向。
然而一个智慧化的城市不仅需要数字化技术,还需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其中各板块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从而提升运用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在遇到像此次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时,才能更机动、更及时的作出反应。在应急治理和公共安全当面,智慧城市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网易有数与轻舟微服务助力企业复工获浙江省经信厅、杭州市经信局联袂推荐)
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早在 2016 年就提出了以城市为载体,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理念。在目前已落地的 18 个城市中,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依据各城市的重要产业禀赋,提出了包括智慧城市在内的多个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意在从互联网的维度整合产业资源,用数字化的技术和经验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与优化,以完整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活跃当地经济的目的。此次疫情中,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也携手合作伙伴城云科技,第一时间为有需求的地方政府及企业打造并开放了城市疫情防控系统解决方案。
(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城市疫情防控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对比杭州、上海、深圳等城市在这次疫情中的突出表现,武汉与部分城市之痛在于,目前各个城市数字化的功能点才初现功用,城市各板块与相应产业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方面水平层次不齐。更重要的是,没有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各板块自成系统,互不联通或联通不畅,难以产生1+ 1 大于 2 的效应,城市智慧的作用发挥不全面。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行动上“脑梗塞,肠梗阻”。从另一方面看,此次疫情也倒逼了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的建设进程。
世界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预测,全球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将在 2023 年达到 7172 亿美元。而在国内,结合此次疫情背景,必然会导致公共安全需求、城市人口以及政府举措的不断增加,智慧城市发展或许比预测得更快速。